對於大陸和台灣的絕大多數家庭來說,
就算有大陸的五險一金,台灣的勞健保還是至少擁有四大風險:
一、未來養老的風險;
二、生病缺乏資金的風險;
三、家庭經濟支柱意外風險;
四、家庭抵禦通脹資金需要理財的風險!
對抗風險:買上保險很便宜,不買保險很貴!
有一個朋友,他跟你要錢20年,你大可放心的是—他不吃不喝不花你一分。
當你發生上述4大風險的時候,他會把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於你的錢給你或者你的家人用。
當然,如若你身康體健平安長壽,那麼他會以養老金的形式把錢加倍的還給你。
請問,這個朋友你要嗎?這個朋友就是—保險!
購買保險費用的支出,是可以控制在可以自已承受範圍之內的;
而未知風險的損失,則有可能超出自已可以承受的範圍。
所以只能是提前買保險做準備,應對未來不時之需。
在每次事故中損失最大的是家庭成員的未來,因為走的人已一無所知,但是活着的人還要面對生活的艱辛。
唯有人壽保險,買了之後不斷升值和增值!
很多人不認可保險,主要是沒把保險當錢!更沒有把它當作救命錢!
其實,無論你多會賺錢,當你生病進醫院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時的錢就如同“草紙”。
醫院就如同“碎紙機”。
錢是你一張一張掙來的,可到了醫院就要一沓一沓的花出去,太可怕了!
沒有保險做後盾,簡直無法想象!
如果你是一個私家車主,不小心撞了人,面臨的是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元的賠償;
如果你是一個“負翁”,背負着近百萬元的房貸壓力,萬一你發生了什麼意外還款可能會中斷;
如果你不小心生了重病,醫療費支出遠超想象。不論哪種意外出現,原本美好的生活可能就此完全改變。
所以,這個世界,已經離不開保險,它就像空氣、水、食物一樣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也只有它買了之後會不斷升值和增值!
才能抵抗無處不在的家庭風險!
最為穩健的家庭資產理財法則:標準普爾法則
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信用評級機構,
標普曾調研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出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
從而得到標普家庭資產象限圖,被公認為最合理穩健的家庭資產分配方式。
第一個賬戶 日常開銷賬戶
也就是要花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10%,為家庭3~6個月的生活費。
一般放在活期儲蓄的銀行卡中。
這個賬戶保障家庭的短期開銷,日常生活,買衣服、美容、旅遊等都應該從這個賬戶中支出。
這個賬戶基本是每個家庭必備的,但是我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佔比過高,
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而沒有錢準備其他賬戶。
要點:短期消費,3~6個月的生活費。一般放在銀行活期存款、貨幣基金。
第二個賬戶 槓桿賬戶
也就是保命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20%,為的是以小博大。
專門解決突發的大額開支。這個賬戶保障突發的大額開銷,一定要專款專用,
保障在家庭成員出現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時,有足夠的錢來保命。
這個賬戶主要是意外傷害和重疾保險,因為只有保險才能以小搏大,
平時不佔用太多錢,用時又有大筆的錢。這個賬戶平時看不到什麼作用,但是到了關鍵時刻,
只有它才能保障您不會為了急用錢賣車賣房,股票低價套現,到處借錢。如果沒有這個賬戶,
您的家庭資產就可能隨時面臨風險,所以叫保命的錢。您有這個賬戶嗎?
要點:意外、重疾保障,專款專用,解決家庭突發的大額開支。
第三個賬戶 投資收益賬戶
也就是生錢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30%,這個賬戶用有風險的投資為家庭創造高收益的回報,
通過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投資,包括股票、基金、房產、企業股權等的投資。
這個賬戶關鍵在於合理的佔比,也就是要賺得起也要虧得起,
無論盈虧對家庭不能有致命性的打擊。
要點:重在收益。
第四個賬戶 長期收益賬戶
也就是保本升值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40%,
為保障家庭成員的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給子女的錢等。
一定要用,並需要提前準備的錢。
這個賬戶為保本升值的錢,一定要保證本金不能有任何損失,並要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
所以收益不一定高,但卻是長期穩定的。這個賬戶最重要的是專屬:
1)不能隨意取出使用。養老金說是要存,但是經常被買車或者裝修用掉了。
2)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才能積少成多,不然就隨手花掉了。
3)要受法律保護,要和企業資產相隔離,不用於抵債。我們常聽到很多人年輕時如何如何風光,
老了卻身無分文窮困潦倒,就是因為沒有這個賬戶。
要點:保本升值,本金安全、收益穩定、持續成長。以債券、信託、保險產品險來籌備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等。
這四個賬戶就像桌子的四條腿,少了任何一個就隨時有倒下的危險,
所以一定要及時準備。這個家庭資產象限圖的關鍵點是平衡,
當我們發現我們沒有錢準備保命的錢或者養老的錢,這就說明我們家庭資產配置是不平衡的、不科學的。
這個時候您就要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花太多錢了,消耗錢的速度大於賺錢的速度呢?
或者是您將您的資產過多地投入了股市、投入了房產呢?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最直觀的功能就是教大家如何分配家庭資產,讓錢能盡其用。